心理学家说心理︱张厚粲教授带你“走进心理学”(二)
张厚粲,1927年生于北京,河北省南皮县人。1948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心理系并留校任教。2005年被台湾辅仁大学授予荣誉理科博士学位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,国际科联中国委员会委员、国务院参事、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政协常委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教育心理组组长、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、教育考试研究会副会长、国际测验委员会(mC)理事和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( IUPsyS)副主席等多种重要职务。
教学与研究领域为实验心理学、人类认知以及心理和教育测量。1982年首次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,在“汉字识别”、“认知方式”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。与国际学术界广泛联系,积极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,成绩卓著,是我国心理学界公认的带头人之一。
主要著作有:《心理与教育统计学》《实验心理学》 《行为主义心理学》《大学心理学》《心理测量学》等10余部及学术论文150余篇。
心理学研究的内容
01
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
心理是现实的反映,心理是人脑的机能,人的心理反应有主观能动性。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,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。
作为一门科学,总是要揭露一个事情的规律,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。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到的。那我们如何研究它的规律呢?通过人的行为来研究,因为人的心理在行为上总有所表现,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。所以如果影响了人的心理,实际上也影响了人的行为。心理对行为起到了指引的作用。如果我们把心理活动规律了解清楚了,也就可以知道行为活动的规律。有些人误认为心理学是算命的。心理学肯定不算命。但是如果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了,也就知道人的行为规律了,而规律是有一定预见性的。
那么人的心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?心理是现实的反映。同样的外界刺激,每个人的反映各不相同。人有各种复杂的器官,但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统治者是大脑。所以如果某个人的脑神经受伤了,可能睁着眼睛就是看不见或看不明白怎么回事。近些年,脑科学的研究工作迅猛发展。我国也成立了一些研究脑科学的实验室。
脑的机能是现实的反映,人是高等动物有这种反映,但是有些其他高等动物也有这种机能。例如狗、猴、猿类也有脑子,也在活动。那么人与其他高等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?人的反映有主观能动性。人作为自己的主人,是有意识的反映。如外边有声音,我可以去听也可以不听。人在看一个复杂的画面时,可以注意某一点,也可以忽略某一点。人完全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。人有主观能动性,有意识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,是跨学科的一个专业。
02
认知过程实验
1.从简单感知到复杂的决策思维一信息加工观点
认知实验是心理学的基础实验,主要研究人的认知过程。心理学在上个世纪中期以后发展很快。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与心理学关系非常密切。计算机是模拟人脑的活动,探索人如何思考问题并编成程序,用来解决问题。人会主动思考问题,而机器是通过人编的程序来执行的。人总有身体不舒服或者闹情绪的时候。机器与人脑相比,它的优越性在于不疲劳、不闹情绪。只要程序告诉它如何操作,它会永远做下去。但是机器也是人编程进去的,如果要想发展、改进计算机,就需要对人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。计算机的发明为心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验证作用,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。人编完程序,通过计算机来验证人的思维规律。通过计算机,我们对脑内的思维活动有了一个验证的途径和可能。心理学和计算机两者相辅相成,互相促进。
在20世纪上半期,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行为主义。冯特的实验就是简单的感觉实验、知觉实验,但人的思考过程问题还是解决不了。后来行为主义者开始研究人的行为,出现了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,但对人脑是怎么想的就不管了。行为主义主要研究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,不管其进行的过程。可是认知心理学认为不能只研究行为,还要研究行为的控制中枢,研究信息在脑内如何进行加工,所以认知心理学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,它的特点就是研究认知的过程。心理学要研究脑内的话动过程就要靠实验来进行,从简单的感觉、知觉到复杂的思维、决策,这都要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。一个外界刺激引起的初步认识就是知觉或者感知觉。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。但是可以说这完全是外部作用吗?它一定是经过大脑了。比如说我看见了一个人,实际已经不只是眼睛看,已经传到了脑神经里,由脑子又反映出来了。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主客观共同活动的结果。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外部现象,实际都有主观意识的参与,心理学水远是主客观相互作用。例如有些人知识丰富,可以做到一目十行。其实道理在于人只要眼睛一扫,几个关键词就掌握了,其他的内容可以通过以前的知识积累和主观想象填补上去。
以图1中的a图为例,大家看到的是一条曲线,你不大可能说这是一堆黑点,但是实际上就是一堆黑点儿组成的。人们都说是一条曲线,是自己主动给连上了。
图1 知觉的组织原则
再看图1中的c图和d图,是检验知觉的相似性。大家会说c图是纵列一行圈一行方块组成的图案。d图是横列的一行圈一行方块组成的图案。实际上这两个图案是完全一样的。d图很少有人会看成是四列,而是认为是一行圈一行方块。人们习惯把相似的东西看在一起。同理,在生活中如果一个很瘦的人穿旗袍,就要避免穿竖条图案的,那会看起来更瘦。如果一个胖子,就少穿横条图案的衣服为宜,否则看起来更胖了。
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主客观共同活动的结果,绝不会完全是人主观的想象。例如:错觉图形。
心理学有一个有名的错觉实验,叫缪勒·莱尔错觉。我再强调一点是人有主观能动性。大家看一下这两张图片(图2):有人说这是一个奖杯,有人说是两个对着的人头,这完全是人的主观决定的。
图2 错觉图形
认识是思维的高级阶段,人能认识事物。到现在还没有心理学院士,但是心理学家得过诺贝尔奖,研究认知过程的两个心理学家得过诺贝尔奖。现在经济学的研究也需要心理学的支持。一个是西蒙( Simon Herbert,1978)的行为决策理论:人们不是一定按照逻辑规律做决定的,要求最优解而不是满意解,对结果只要求“有限合理性”。他认为,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要求是满意解代替最优解。人不一定要最好的,只要最满意就行。
他举一个例子,如在100个人中选择个子最高的两个人做旗手。如果按照最优的办法解决,就是每个人写明自己的身高,再逐一进行比较、挑选。其实有很简单的办法,所有人都站起来,从几个高个子中间选择最高的两个就可以了。这两个是不是最高呢?不一定是第一和第二高,但是这种选择已经满足了需求。这样又快又好地解决了问题,就叫满意解。对结果只要求有限的合理,这种解决办法叫启发式解题。启发式常常是凭着经验找到满意的简捷方法。
2002年心理学又得了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,即卡尼曼( Kahnemann Daniel)对规范模型“对几个可能的抉择,依概率计算决定期望值的大小”予以否定,提出不确定性的决策过程。
很多人认为,在有几个答案的情况下,人是哪个成功的概率大就选哪个。他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人根本就不是那么计算的。如下例题,假定突然爆发一种流行病,估要死些人。如果可能要死6O0人,现在有两种解决方案,选哪一个?方法一说有200人得救;方法二是600人全得救的概率是三分之一,全死的概率为三分之二。结果72%的人选择了方法一。还有两种方法。方法三是说有400人会死掉:方法四是没有人死的概率是三分之一,600个人全死的可能是三分之二。结果78%的人选方法四。其实这两道题说的是一回事,方法一与三等值,二与四等值。但表达方式不同,选择的结果就不同。这说明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普遍厌恶损失,人总是怕输。这类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。人不是机器,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用概率来计算。
西蒙
卡尼曼
2.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:运用现代高科技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:如ERP(事件相关电位),FMR(脑成像技术)
当前心理学界最走红的是认知神经科学,即对脑的研究。心理学要有良好的发展,基础研究工作非常重要。高科技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脑的研究上,现在多用高科技手段揭示脑的活动机制。这些研究成果也容易被国际上接受,比如用ERP、FMR进行脑成像研究。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广告、宣传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。虽然应用心理学在大众中受到广泛的欢迎,但是不能忽视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工作。这些研究也较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。
20世纪80年代,我们就开始了对汉语的研究。研究重点是音、形、义三方面,现在发展到语言的学习和应用,并取得了很多成果。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中文与英文有很大的区别。英文单词一般听到读音就能够拼写出来,但是中文光是听到读音是没法写出来的。汉语中除有四声之别外,在构成上不规则的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,要先让外国人明白汉字中的偏旁、上下结构是如何构成的,才能让他们更快地学会汉字。
3.社会认知: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
社会认知是研究如何认识社会现象,以及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,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从众现象。在实验中,我画了一条线,然后让一个同学出去。在这个同学出去以后,我把这条线稍微地弄歪一点,并告诉第一排同学要坚持说这条线没歪。出去的同学进来后,先让他坐在第一排其他同学的后面。前面几个同学都说是直的,等到他回答时,他狐疑了一下也回答说是直的。当告诉他是歪的时候,他说我早就看出来是歪的,因为人家都说是直的所以我也说是直的,这就是典型的从众现象。以前在选举时都是举手表决,现在改为无记名投票了,就是为了避免从众。
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在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有些什么特点。人在进化过程中必须团结互助,共同去狩猎、生活。人的社会适应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。再一个就是从个人成长的过程来考虑,如关心、爱护等是人的基本情感体验,不依赖于周围的社会环境。所以人不能仅仅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,还要适应社会环境。人到了十几岁后开始有自我意识。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,对自己在情感上是否接纳,对社会的认识。再一个就是个体怎样适应环境。人对自我的明确评价往往来自周围的社会环境。有些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件错事,父母爷爷奶奶都说不好,他也认为自己不行,失去自然,更不容易做好了。所以,对一个孩子就要不断的鼓励,他慢慢就觉得自己还能行,可以做得更好。
03
个体差异分析
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构成一个心理结构,人各不同。心理结构有一定的稳定性,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。人格是如何形成的,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在争论。有的人认为是遗传环境起到重要作用。现在普遍的看法是遗传、环境、教育三者在人格形成发展中共同起作用。研究个体差异的目的是了解自己,完善自己,理解他人,加强交往,共建和谐的环境。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试图从不同角度作解释,包括类型论和特质论。
类型论是从整体性对性格进行解释。古希腊将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:多血质,胆汁质,粘液质,抑郁质。我们常说这个人是急脾气,那个人是慢性子。古希腊时人们也不懂如何解释这种现象。但是联系到心理与身体有关系就用身体的液体来解释。
如多血质的人往往活泼好动,有朝气、热情、活泼爱交际、有同情心、思想灵活等品质,性格多表现为外向。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,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。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,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:性情开朗、热情,坦率,但脾气暴躁,好争论。古希腊人认为这种人是胆汁太多。粘液质的人,反应性低,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、稳定、缺乏灵活性;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,也不易外露,很少产生激情,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,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,做事不莽撞,比较稳当,其实粘液质的人性格不坏。在教育中,多血质的人反应灵活,理解也快,但是忘得也快。因为他刚懂一点就说我懂了,但是这种明白可能是比较表面的。粘液质的人往往还要想想,才说自己是否真的明白。但是在考试中,往往粘液质的人表现得理解深刻。
四种类型说从根本上是神经兴奋、抑制的转化。多血质的人兴奋抑制转换得快。胆汁质就是兴奋性强,抑制差,兴奋转抑制转不过去。粘液质从神经上讲,整个人的兴奋性抑制性较平衡,而他转换得又慢。所以跟有些人说多坏的消息都不要紧,因为他吃得住。但跟另外一个人说就要小心点,因为他受不了。
特质论主要是采取分析与综合的方法,用不同特质构成的网络形式进行解释人格特点,如:内向、外向、诚实、虚伪、勇敢、乐观、和善、独立等。
我们经常会形容一个人很活泼或者有些内向;这个人思想很沉稳、深沉或者肤浅;这个人很勇敢或者太软弱等等,这都是对一个人人格的形容,是其性格特点。所以人由多种性格特点组成,但是哪方面更重是个问题。从理论来讲有两种说法,一个就是从整体来讲这个人如何如何,这叫类型说,将人分为思维型、艺术型。很多研究者、学者都是思维型的人,什么事总要考虑考虑。有些人是艺术型的,什么规则也不遵守。他看问题可能一针见血,艺术水平很高。很多人既不是纯粹的思维型,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型。
再比如说内向型、外向型是心理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指向哪个方向。内向型的人总在想其他人办事是否针对我我是不是又得罪人了,那人对我有什么看法等等。外向型的人不管什么事都主要对外,较少反省自己,乐于交往,但是在思维的严密性上差一点。这只是整体粗略地区分。
在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上,也曾有按体型进行人格分类的,如分为矮胖型、瘦长型。瘦长型的人多半被认为是思维型的。类型说的分类很多。把人仅仅分成几大类型是远远不够的,人太复杂了。对人的认识单纯用类型说或者特质论远远不够,人的心理性格往往是多种特质组合而成的,而每一个特质的权重都不一样。
鸣谢: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文摘自《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(2009)》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。
未完待续,详见下期……
相关阅读推荐
9.心理学家说心理︱傅小兰教授谈“了解历史会对你成为心理学家有帮助”
经典图书推荐
*** END ***
• 图文编辑 | 文 心
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 可购买图书